• <bdo id="0y2a0"></bdo>
  • <td id="0y2a0"><kbd id="0y2a0"></kbd></td>
  • <option id="0y2a0"></option>
  • 歡迎訪問深圳市唯真電機發展有限公司官方網站

    超過二十年的專業開發和生產微特電機經驗

    業務關鍵詞:

    齒輪箱電機

    推桿電機

    無人機電機

    輪轂電機

    機器人電機

    電機生產廠家

    深圳工會“聚力計劃”:對話,打開理解的心

    2016-08-30 10:19

    NEW

      5月30日,深圳市總工會推出的“聚力計劃”迎來了第二批學員。這項旨在建立“持續改善的集體協商機制,鼓勵企業與員工共同解決問題”的全新項目,為勞動關系雙方打開了相互理解的一扇大門,有力促進了勞動關系的和諧與穩定,成為深圳市總工會創新工會工作的重要品牌。

      “聚力計劃”對于今天的工會工作有哪些啟示?作為當事人,“聚力計劃”項目主要負責人、深圳市總工會黨組副書記、副主席王同信對此進行了解讀。   

      「鏡頭回放」

      與第一期相比,“聚力計劃”第二期參與企業從18家增加到24家。此前,在項目啟動說明會上,一位企業代表直言不諱:“我以為就是你們講講我們聽聽。現在看來完全不同,我對將要參加的‘聚力計劃’充滿了興趣和好奇。”

      「解讀」

      在“聚力計劃”組織過程中,我們聽到越來越多的“真心話”,這也是鼓舞我們將培訓辦下去的動力。

      “聚力計劃”之所以能夠引起大家的興趣,我想最大的原因在于,雖然以培訓的方式進行,內容上卻不同于以往的“授課”,而是強調了溝通對話的原則、方法和機制。

      在我看來,和諧的勞動關系,是雙方彼此傾聽、協商合作的關系,這需要制度保障,更需要觀念和態度支撐。

      第一期“聚力計劃”項目實施期間,先后進行3次集體研討、兩次企業現場培訓和一次總結,各個環節層層遞進,企業高管、工會干部和工人代表坐在一起,學習掌握對話、溝通、合作的方法和規則。只有使對話、溝通、協商、合作的意識觀念,植入到各方處理現實問題和相互關系的理念中,讓或大或小的糾紛在企業內部得到化解,才能把沖突的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,推動在企業內部形成有效的對話溝通機制和互信合作平臺,從而助力企業持續穩定發展,保障勞動者的根本權益。

      「鏡頭回放」

      在深圳福永街道和平社區工會聯合會的辦公架上,“聚力計劃”的存檔資料十分翔實,參與學員討論中寫下的一張張問題卡片、項目組織者的逐日總結記錄、現場影像資料留存……都被一一細心保存下來。

      「解讀」

      是的,你要看哪一場培訓、學員們卡片上都寫了什么,我都能拿出來給你。為什么要做得這么精細?就是因為我們深刻地認識到,面對日益復雜的勞動關系,僅僅通過行政宣導去完成構建和諧的任務,顯然不太現實。在這種情況下,“聚力計劃”應運而生,這是深圳工會工作方式的重要轉變。首先,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專業的工作方法,贏得了企業的認同和尊重。

      在參與的過程中,企業、工會和工人都感受到“聚力計劃”對自己有用。其次,在“聚力計劃”進行中,同步開展對工會干部的培訓,讓他們對企業有更多的了解,學習掌握更多的工作方法和工具。第三,“聚力計劃”是超過半年的持續性項目,參與的是在區域和行業有引領性作用的企業,“聚力計劃”給這些企業帶來的每一項積極變化,都會對區域和行業產生重要影響。據我們了解,深圳一些企業也開始自發地推動類似溝通對話項目。可以說,我們的“聚力計劃”是有時代意義的。

      「鏡頭回放」

      參與第一期培訓的學員中,偉創力的總經理曾特別提到,他“不怕工人反映問題提訴求,就怕大家什么也不說”,最擔心的是工人以無法預料的方式“表達訴求”,而“聚力計劃”恰恰能夠幫助他減少這樣的擔心。

      「解讀」

      沒錯,我們很高興企業有這樣的認識,這說明他至少有意愿去和員工溝通,可能只是還沒學會如何更有效地溝通。從后期效果看,“聚力計劃”在偉創力的順利實施,正是整個項目成功推進的生動縮影。

      有一位企業高管曾對我說,我愿意和工人對話,但就算我們坐到了一起,他們有能力和我對話嗎?這反映出,企業愿意對話,但又對雙方能否成功對話沒有信心。我們希望通過“聚力計劃”,讓企業認識到,沒有組織化的溝通,就會因為溝通主體地位的不平等,而失去溝通的效果。自下而上的溝通表達,最終會被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所壓抑和排斥。尤其對于那些管理層級越多的規模企業,個體化溝通的難度就會越大,溝通的效果就會越差,企業就很難聽到員工真實的想法。

      同時,我們也希望通過“聚力計劃”讓工人們認識到,分散的個體利益溝通表達往往難以得到企業管理者的重視,企業沒有能力也不愿意接受如此分散、數量眾多的訴求信息。而通過工人群體的組織化,可以將眾多個體的利益主張和信息進行集中、歸納和提煉,使相同的利益主張被疊加,相反的利益主張得到協調,最終形成一個共同的聲音。這種訴求才更能得到企業的重視,并對企業管理政策產生實質性影響。因此,企業里工會的作用至關重要,依托于企業工會的溝通才能真正制度化和可持續。

      「鏡頭回放」

      5月8日,深圳市120名工友分成10個小分隊,在烈日下志愿宣傳推介工會。藍色的大棚,被參與各種活動和咨詢的職工團團圍住。這120名工友,全部是深圳市福永街道和平社區工會聯合會的工會活動積極分子。

      「解讀」

      能夠發動120名工友加入志愿推介工會的活動,不容易,但這就是深圳市總改革創新工會工作方式帶來的最大變化。

      工會工作做的是人的工作。工會干部首先得有工人立場、工人情懷,能夠團結工人、影響工人。

      2014年,深圳工會秉承改革傳統,分別成立福永和觀瀾兩個“源頭治理勞資糾紛試驗區”,撥付專項經費450萬元,并要求相關區、街道總工會安排配套資金,借此下移工會重心,做實基層工會組織網絡,打造職業化工會干部隊伍。

      2014年底,我們面向全國招聘了17名學歷高、素質好、工人情懷深厚的職業化工會工作者,派駐到試驗區工會聯合會任職履責。從一年來的實踐情況看,這批職業化工會工作者傾心投入,已經成為“聚力計劃”順利實施的基礎和根基。他們用自己的努力證明了一點——工會工作是追求公平正義的事業,從來不乏有人為之奉獻與奮斗;只要營造真正干事創業的平臺,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在工會干部這個崗位上實現自我價值。

      「鏡頭回放」

      “群眾性是群團組織的一個特點。群團組織開展工作和活動要以群眾為中心,讓群眾當主角,而不能讓群眾當配角、當觀眾。”2015年7月舉行的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,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強調,群團工作要堅持眼睛向下、面向基層,改革和改進機關機構設置、管理模式、運行機制,堅持力量配備、服務資源向基層傾斜。

      「解讀」

      按照黨中央對群團工作的要求,認真思考工會工作如何創新,首先就要回答創新的目標是什么?應該說,“群眾性”是工會的重要特點和要求,這就意味著工會既不是行政機關,也不是普通的社會組織。工會的組成主體必須是工人階級,服務對象必須是職工群眾,工作方式應該直接面向職工、走到職工當中去、做職工利益的代表。

      “聚力計劃”是深圳工會創新源頭治理的體現。參與“聚力計劃”的42家企業大多是規模以上的制造企業,至少擁有上千名員工,讓42家基層企業工會擁有更強大的溝通能力和更順暢的溝通渠道,就是引導企業內部建立和諧共贏的勞動關系。實際上,從過往的教訓看,規模企業發生的勞動關系矛盾沖突,會帶來更大的社會影響和經濟損失。因此,“聚力計劃”在重點企業、規模企業里先行先試,可以對整個深圳的勞動關系生態建設起到樣板和示范作用。

      我們不能“上大下小”、“頭重腳輕”,更不能越往基層,工會的組織基礎越薄弱。因此,工會改革創新,必須要打通聯系和服務職工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    下一步,深圳工會將在改革創新上繼續下大工夫,抓好一批重點企業的工會組織建設,讓他們更能發揮作用。同時,繼續大力推進“聚力計劃”,加強各項服務職工的工作,重點解決好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問題。這包括,在社區和工業區一級工會組織投入更多資源,實現工會工作重心下移;形成一支能夠在基層長期工作的專職工會干部,不斷提升工會干部的專業化和職業化水平;吸引和發動更廣泛的社會力量,在基層工會工作中發揮杠桿效應;在企業民主管理以及集體協商方面實現制度性突破,讓企業工會更有吸引力更具代表性。

      我們相信,只要解決了這些問題,工會就能真正做強基層,就能更進一步被職工群眾信任和依賴,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    相關新聞

    暫無數據

    暫無數據

  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